特别声明:站内论文除注明为本站原创外,其他均来自网友投稿、公共网络或者公开资源,本站不提供全文浏览或者下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不得用作商业目的。如著作权人不同意转载,请通知本站删除!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规则(试用版)
为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质量,使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以达到资源共享和国际交流的目的,按照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的编写规则》,特作如下规定:
1 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的学科论文格式可参考本部分制定的专业学术规范,但应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沟通并备案;一般情况下,各学院不得颁布与本规则相悖的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2.1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2.2 封面
学位论文的外表面,对论文起装潢和保护作用。我校由“学位办”统一印制,可在各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处申领。
特别强调:在学位论文交付复印、装订时,应先按附件1“封面的模版”文件格式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以备复印室印至封面上。
2.3 题名页(内封面)
2.3.1含义
论文全部书目信息(中英文),单独成页。下列为我校提供参考格式;具体格式信息参见附件2。
2.3.2论文题目
以简明的词语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如题名内容层次很多,难以简化时,可采用题名和副题名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副题名起补充、阐明题名的作用。
2.3.3内、外封面中的“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年月”填写送审日期(阿拉伯数字)
2.4 摘要 abstract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
中文摘要(小四宋体,行距20pt )1500汉字;英文摘要(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行距20pt)。
2.5 摘要页 abstract page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总和;如果学位论文是基金资助项目,应将基金名称及编号注释在中文摘要页底端位置。
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以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不打标点符号;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空一行处。“关键词”三字为黑体,英文“Abstract”加粗。
2.6 目录页
按本规则3.2 论文组成部分及结构要求之第2—10项编目;以论文章节号3级编写(1 引言,1.1, 1.1.1..)。
摘要页(中英文)、目录页、插图和附表清单(非必须)、符号和缩略词的说明等,用大写罗马数字单独编连续码;从“绪论”(或引言)数起(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参考文献、附录、攻博期间发表论文、致谢等),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
2.7 中图分类号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检索标注。我校精确到二级。示例:G250.7。
2.8 学校代码
按照教育部批准的学校代码进行标注,西北工业大学为10699。
2.9 密级
按GB/T 7156-2003标注。包括绝密、机密、秘密。我校师生可到保密处具体咨询。不涉密论文,不必填写。
2.10 附录
附录作为主体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必需的。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正文后:
无法编入正文,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2.11 盲评
按学校规定,在博士研究生准备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后,首先向研究生院学位办提供4本装订完整的论文送审,其中1本为正常样式;3本为部分隐去作者相关信息的非“正常”样式即“盲评格式”。
在题名页(俗称内封面)中删除作者和导师姓名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中删除作者和导师姓名
在“致谢”中删除作者和导师姓名
在“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上不署名
3 论文内容要求
3.1 一般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为8~10万。学位论文内容要求完整、准确,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如果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学位论文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缩微。
3.2 论文组成部分及结构要求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一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
1. 题名页(中英文),见附录。
2. 中文摘要页。
3. 英文摘要页。
4. 目录页。
5. 论文主体(一般自绪论始,至结论止)。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10.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注意:第2~9项,编入目录。
3.3 论文内容一般要求
论文的主体部分由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各个主体部分首页为另页奇数页。
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
1. 绪论:主体部分的开端且独立成章(如第一章),简要说明此项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人研究情况和成果(或属知识空白)、理论分析及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等,一般不超过全文篇幅的15%。
2. 正文: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不少于全文篇幅的80%,包括理论部分、实验部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与讨论等,要求立论正确、概念清晰、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数据处理可靠、计算结果正确,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书写要求如下:
(1)语言表述
a. 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合乎逻辑、立论正确、简练可读、重点突出。
b. 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做出解释。
c. 论文中引用他人文章的段落、观点、结果及图表与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在参考文献中一并列出。
(2) 标题和层次
a. 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b. 层次代号(章、节、小节等)的格式要规范。
(3) 图、表、公式、算式等
图:a. 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文字表述重复
b.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c.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a.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如:图2-5,表3-2,公式(5-1)等。
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3. 结论:论文所得的结论且独立成章(如第七章,一般不含讨论、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设想等),文字要简明扼要。
4. 参考文献:学位论文所引用书刊上的文献资料。具体格式详见3.4.3 4).参考文献。
5. 附录:与论文有关的公式推导、数据和图表等,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补充。
6.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指学位申请人在学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专利、获奖、鉴定等)和工程实现的社会评价等。(盲评论文不得出现任何有关人员姓名)
7. 致谢:包括对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并对引用他人文章和结果进行说明。(限一页)(盲评格式论文不得出现任何有关人员姓名)
8. 知识产权声明书和原创性声明:《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和《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中的“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和“导师签名”均不能为空(盲评不填写)。
3.4 论文版面编辑规定
3.4.1 页面设置
建立博士论文的电子文件,在“页面设置”菜单下作如下设置:
纸张 页边距 版式 文档网格
A4
21.0cm×29.7cm 上、下:2.54cm 节的起始位置:奇数页 无网格
左、右:2.50cm 页眉和页脚:奇偶页不同
页眉:1.5cm,页脚:1.75cm。
3.4.2页眉和页脚的内容描述
论文的页眉设置应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的致谢页;
页眉的内容按章的变化来设置,并且以奇偶页不同来表达:奇数页为本部分标题,偶数页为“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页眉奇偶页均为宋体、小五号字、单倍行距。
页眉下框线为“文武线”。
论文的页脚只标注页码:按菜单:“插入→页码”实现。设为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居中显示。
摘要页(中英文)、目录页、插图和附表清单(非必须)、符号和缩略词的说明等,用大写罗马数字“I、II、II、IV…”连续编码;从“绪论”(或引言)起(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参考文献、附录、攻博期间发表论文、致谢等),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3.4.3论文图、文格式编辑设置描述(示例详见附件3)
1). 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3号,段前0行,段后0行,固定行间距20 pt。编辑时,在一级标题前、后各留一空行(宋体,小4号,单倍行距)
二级标题:黑体,4号,段前0.5行,段后0行,固定行间距20 pt。
三级标题:黑体, 小4号,段前0.5行,段后0行,固定行间距20 pt。
2). 内文
中文:宋体,小4号,固定行间距20 pt。
西文:(含数字及外文单词)使用Times New Roman 体。
3). 正文内容中对于图、表、公式的要求
图、表、公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如 图1-3、表2-1、(3-2)等。图、表等与正文之间可适当设“段前0.5行”。
图应有图题,表应有表题,并分别置于图号和表号之后,图号及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表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引用图或表应在图题或表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
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
(a)附注 (b)
图1-2图题
图:
(1)插图须紧跟文述。在正文中,一般应先见图号及图的内容后再见图,一般情况下不能提前见图,特殊情况须延后的插图不应跨节;
(2)提供照片应大小适宜,主题明确,层次清楚,金相照片一定要有比例尺;
(3)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中标目是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项目,它是由物理量的符号与名称和相应的单位组成。物理量的符号由斜体字母标注,单位的符号使用正体字母标注,量与单位间用斜线隔开。例如:ρ/kg·m-3 ,/MPa,E/GPa 等等。
(4)图中用字为五号,如排列过密,用五号字有困难时,可小于五号字,但不得小于七号字。
(5)图的大小一般为宽6.67×高5.00cm。特殊情况下,也可宽9.00×高6.75cm,或宽13.5×高9.00cm。总之,一篇论文中,同类图片的大小应该一致,编排美观、整齐。
表:
(1) 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如表1(续),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关于单位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