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25/7/9 14:25:27
吳先生在青島經營一家服裝店,之前和一家廣告公司簽了個廣告服務合同,委托他們給店鋪做線上推廣!爱敃r合同里寫得很清楚,他們要在三個月內讓店鋪的線上流量增長50%,還得提升一定的銷售額!笨扇齻月過去了,吳先生說,店鋪的線上流量和銷售額幾乎沒什么變化,根本沒達到合同里約定的目標。
吳先生找廣告公司要求退款,可他們說已經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了廣告投放任務,之所以效果不好,是因為市場競爭激烈等客觀原因,因此拒絕退款。吳先生詢問律師,廣告公司沒有完成合同要求的效果,自己是否可以要回廣告費?
張溢群律師表示,吳先生能否要回廣告費用,關鍵在于判斷廣告公司是否全面履行了合同義務!霸谀c廣告公司簽訂的廣告服務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廣告公司在三個月內需實現(xiàn)店鋪線上流量增長50%并提升一定銷售額,這是廣告公司應當履行的主要合同義務。廣告公司聲稱已按合同要求完成廣告投放任務,但這并不等同于其全面履行了合同義務。合同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廣告投放實現(xiàn)流量和銷售額的增長,而不僅僅是完成投放行為。若廣告公司未能達成約定的流量和銷售額增長目標,就很可能構成違約。”張律師表示,除非合同中明確約定,因市場競爭等客觀因素導致效果未達預期時廣告公司可以免責,否則廣告公司需對未達成約定目標承擔責任。
同時,張律師提醒,對于合同效果未達預期的判定,需要參考合同中的具體約定。“如果合同中對流量及銷售額的統(tǒng)計方式、計算周期、數(shù)據(jù)來源等有明確規(guī)定,您可以依據(jù)這些條款,結合相關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報告,來證明廣告公司未履行合同義務。您可以收集好合同、廣告投放記錄、流量及銷售額數(shù)據(jù)等證據(jù),與廣告公司進一步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的,可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張律師解答市民來電的同時,鄒靜律師也接到了市民來電。王先生去年加盟了一個餐飲品牌,簽加盟合同的時候交了5萬元保證金,合同里明確約定,在加盟期滿而且沒有任何違約行為的情況下,品牌方會退還這筆保證金。前段時間,加盟到期了,王先生按時完成了合同規(guī)定的各項任務,在整個加盟期間也沒有任何違約行為?涩F(xiàn)在找品牌方退保證金,他們卻一直拖著不給!耙粫䞍赫f退款流程特別煩瑣,需要層層審批;一會兒又說要等總部審核,讓他再等等。這都過去兩個月了,保證金還是沒退下來。”王先生詢問律師,這種情況下,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
鄒律師表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捌放品皆谀鷿M足退款條件后,以流程煩瑣、等待總部審核等理由拖延兩個月未退還保證金,屬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違約行為,您有權要求其履行退還保證金的責任,若因拖延退款給您造成了利息等損失,還可要求其賠償相應損失!编u律師建議王先生收集相關證據(jù),“包括加盟合同、保證金的支付憑證、能證明您加盟期滿且無違約行為的相關材料以及與品牌方溝通退款的記錄等,再次與品牌方進行溝通,明確告知其合同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內退還保證金。若溝通無果,您可以向對方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提交上述證據(jù),請求法院判決品牌方退還保證金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
當天上午,市民來電咨詢較多,記者將幾個典型的問題進行了整理記錄,供遇到類似問題的網友參考。
問題1:通過微信進行的買賣交易,對方不認可該怎么辦?
趙先生長期給王先生供應海鮮產品,但他們沒簽書面的買賣合同,所有交易都是通過微信溝通的。每次趙先生送貨之后,都會把司機的送貨車次、海鮮的數(shù)量、單價,還有王先生讓送到其他收貨人那里的送貨信息,通過微信發(fā)給王先生。而且趙先生還會定期根據(jù)這些微信記錄整理出賬單,拍照發(fā)給王先生,但王先生從來沒回復過這些信息。前段時間,趙先生想讓王先生支付欠的海鮮貨款48萬元以及相應的利息,可他只承認部分送貨信息,還說微信里提到的給其他收貨人的送貨跟他沒關系,那部分貨款不該由他付,還說對賬單是趙先生單方做的,自己不認可。趙先生詢問律師,通過微信進行的交易,對方不認可該怎么辦?
律師說法:趙先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有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當事人一方通過互聯(lián)網等信息網絡發(fā)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并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雖然您和王先生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但你們通過微信溝通交易事宜,符合上述規(guī)定,構成了有效的合同關系,也就是說你們之間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而王先生稱微信留言中給其他收貨人的送貨與其無關,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xié)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xié)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從你們的交易習慣來看,您每次送貨后都會將包括給其他收貨人的送貨信息通過微信告知王先生,而王先生在整個過程中從未對此提出過異議,應視為其認可該部分送貨是基于你們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相應貨款應由其支付。至于王先生認為對賬單是您單方制作而不予認可的問題,您定期將根據(jù)微信記錄整理的賬單拍照發(fā)送給王某,已經履行了對賬義務。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限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限內將標的物的數(shù)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于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shù)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王先生有能力在收貨時驗收并提出異議,卻未提出,且對您發(fā)送的對賬單也未在合理期間內提出異議,應視為其認可對賬單的內容。因此,王先生應該按照對賬單向您支付所欠的海鮮費用以及相關利息。
問題2:購買的房屋與開發(fā)商宣傳不符,能否要求退還相應的房款?
陳先生看到某置業(yè)公司對外散發(fā)的銷售廣告,該公司的宣傳彩頁上寫著開發(fā)建設的某小區(qū)地上一層房屋附帶溫泉入戶,而且這個樓層的房屋價格比其他樓層同戶型的要高大約兩千元。當時沖著這個溫泉入戶的宣傳,陳先生決定購買這個小區(qū)地上一層的房屋,并和置業(yè)公司簽訂了商品房銷售合同。可到了交房的時候,陳先生發(fā)現(xiàn)房子根本沒有溫泉入戶。他找到置業(yè)公司,要求他們退還部分房款,但他們說銷售廣告是委托案外人制作的,而且彩頁上注明了實際房屋以交付實物為準,所以他們沒有義務交付附帶溫泉入戶的房屋。陳先生詢問律師,自己購買的房屋與開發(fā)商的廣告宣傳嚴重不符,是否可以要求開發(fā)商退還部分房款,并賠償自己相應的損失?
律師說法:陳先生,您要求置業(yè)公司退還部分房款的訴求應該能夠得到支持。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fā)規(guī)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并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構成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置業(yè)公司銷售宣傳彩頁中關于地上一層房屋附帶溫泉入戶的說明是具體確定的,并且該房屋價格因這一承諾比其他樓層同戶型房屋高約兩千元,顯然這一承諾對您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該說明和允諾構成要約,即便未載入商品房銷售合同,也應視為合同內容。置業(yè)公司以銷售廣告系委托案外人制作且彩頁注明實際房屋以交付實物為準為由拒絕履行義務,是不合理的,置業(yè)公司未履行溫泉入戶的承諾,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退還部分房款等違約責任。
問題3:合作經營合同中,關于競業(yè)限制的條款是否有效?
2023年,劉女士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旅行社,當時簽了合作經營合同,里面有競業(yè)限制條款。條款約定,在合作期間以及合作結束后的兩年內,雙方都不能從事同類型的旅游業(yè)務。前段時間,雙方的合作到期了,現(xiàn)在劉女士打算自己重新開一家旅行社,可朋友說這違反了當初的競業(yè)限制條款,不讓她開。但劉女士覺得這個限制兩年的時間太長了,而且現(xiàn)在旅游市場競爭這么激烈,一直不讓自己從事這個行業(yè),影響太大了。劉女士詢問律師,當初合同中的這個競業(yè)限制條款是否有效?自己現(xiàn)在還能開新的旅行社嗎?
律師說法:劉女士,關于您和朋友在合作經營合同中約定的競業(yè)限制條款的效力,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判斷。如果你們簽訂的合作經營合同中的競業(yè)限制條款,是雙方在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前提下,真實意思的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背公序良俗,那么該條款通常會被認定為有效。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中關于競業(yè)限制的規(guī)定主要針對勞動關系,但在合作經營合同糾紛中也有一定參考價值。該解釋中體現(xiàn)的精神是,競業(yè)限制的期限、范圍應與所保護的商業(yè)利益相適應,并且在競業(yè)限制期間,需要給予被限制方合理的經濟補償。就您的情況而言,競業(yè)限制期限為合作結束后兩年,需要看這個期限是否與你們合作經營旅行社所涉及的商業(yè)利益相匹配。如果期限過長,可能會被認為不合理。另外,若合同中沒有約定在競業(yè)限制期間給予您合理的經濟補償,這也是需要關注的一點。因為競業(yè)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您的從業(yè)權利,若沒有相應的經濟補償,可能會導致雙方利益失衡。在這種情況下,您可以與朋友協(xié)商,要求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償或者縮短競業(yè)限制期限。如果協(xié)商不成,您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請求法院對該競業(yè)限制條款的效力及合理性進行審查和認定。需要注意的是,在未通過法律途徑確認該條款無效或對其進行調整之前,建議您謹慎行事。
^ò^燃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