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9/1/14 16:22:11
行動是檢驗愛國的唯一標準
10月1日,祖國母親迎來了她的69歲華誕。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日前印發(fā)通知,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yè)新時代”活動。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愛國詩人屈原,到“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抗金名將岳飛;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名臣文天祥,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禁煙英雄林則徐;從獻身科學事業(yè)造“國之重器”的南仁東……古往今來,已有無數(shù)名垂青史的偉人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愛國”。
愛國,不是正襟危坐,不是陽春白雪,不是曲高和寡,不是面目嚴肅,它有故事、有情懷、有溫度,是流淌在每一個中國人身上的血液,丟不得、棄不了。
那么,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怎樣算是真正的愛國呢?行動是檢驗愛國的唯一標準。總書記強調(diào):“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fā)展的偉大事業(yè)之中,融入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眱(yōu)秀人民公仆蘭輝的忘我工作、心系群眾,海歸戰(zhàn)略科學家黃大年的玩命干、毅然回國,守島衛(wèi)國英雄王繼才的無悔付出、扎根孤島,都展現(xiàn)了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知識分子等對國家的忠誠擔當,對工作的求真務實,為廣大黨員干部做出了新時代愛國奮進的典范作用?梢,新時代下,愛國報國不是空頭支票,也不是一紙空文,不能“口惠而實不至”,而是應該融入黨員干部的自身工作中,需要黨員干部具有專業(yè)的業(yè)務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zhì)。韓愈《進學解》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黨員干部需要打熬“業(yè)精于勤”的氣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能有所間歇,才能練就一身好氣力。只有勤奮肯干,才能保證對政策的把握、對人民的了解、對工作的熟悉;只有堅持學習、鍥而不舍,才能保證思想和能力跟上時代潮流,走在時代前面,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為民服務。
新時代,新使命。黨員干部要不斷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不負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不負中國人民的殷切期望,艱苦奮斗,做新時代的奮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