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8/2/14 3:46:44
老楊喝了一點酒就興奮不已,眉飛色舞背起相機出去拍回了一堆西安的夜景,又眉飛色舞跑回來一一向我賣弄,直賣弄得我仨魂兒走了倆,結(jié)著伴兒游走到這座古城的角角落落里去了。
一座城市之美,折射出來的若是厚重的文化,那么這座城市便會有著深深的底蘊,就像是一位鶴發(fā)童顏銀髯飄飄的長者,峨然站立在你的面前,那雙緣于數(shù)千年滄桑藏在胸中而顯得愈加深邃的眸子,久久地凝望著深邃的長天,久久地凝望著厚重的大地,也時不時地瞥一眼站在他面前的因為淺薄才顯得渺小的我。一份平靜的審視,足以讓我的靈魂在震顫中變得迷失了起來。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剛接觸古詩詞的時候,特別喜歡辛棄疾的這闕《菩薩蠻》,那份登高悲望故都的神態(tài)、心境都躍然紙上。
小時候我就曾遙望過長安,因為漢唐盛世,長安是國際性大都會,會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白居易說“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反映出了自周、秦、漢以來,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華夷圖上看,天下最為頭,真是奇勝之邦。讓我覺得長安城內(nèi)處處都充滿了神奇。當待到我遙望的時候,長安已不叫長安,而叫西安,據(jù)說西安這個名字是在明代確定的,這之前,長安因失去帝都地位已多次更名。我雖然知道自己遙望的是西安,可心里想的卻還是漢唐的那個長安,因為漢唐是中國歷史最輝煌的時期,是對我們的民族和國家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的時期,不然我們怎么會自稱“漢人”,而被外國人稱為“唐人”呢?
我遙望已更名為西安的長安,倒不是因為有李詩人和辛詞人那樣的家國情懷,就想看看這座千年古都還殘留著哪些昔日輝煌,能尋到哪些舊聞逸事。
在長安城內(nèi)走上一圈,踏著千百年來古人走過的足跡,我漫步走在回民街上青石板路上,隨處可見孫思邈的藥膳羊肉泡饃,蔣三的羊牛肉灌湯湯包,還有那幾百年來經(jīng)久不衰的肉夾饃。店面門口的竹籃里堆滿了柿子餅和新鮮的核桃,還有那紅彤彤的陜北大棗?粗祟^涌動的人流,馬路兩邊商店里面琳瑯滿目的食物和土特產(chǎn),耳朵里傳來那正宗陜西嗓口買賣的吆喝聲,心里想著這不就是當年的大唐盛世的場景嗎?頓時感到有點穿越時空的感覺。看見店鋪里游客吃面時盆大的海碗讓我驚恐異常,暗自揣度起這里人的食量。等到自己的一碗羊肉拉面上來時,拌著鮮紅的辣椒羊肉塊就著面湯大口嚼著起來,腦門上的汗珠子順著臉就淌進了脖里。
漢唐點風,宋元鋪敘,明清著色。具諸朝百代特色于一身,包容多種文化,兼濟天下與世豪爵,將現(xiàn)代與古代建筑完美融合。西安這座城市向我們呈現(xiàn)的,是無比厚重的歷史,是錦繡繁華的當下,是揮斥方遒、氣力恢宏,厚積薄發(fā)的未來。
西安,既不像上海一般的迷幻,從水鄉(xiāng)古鎮(zhèn)到東方明珠,處處充斥著欲望的氣息,妖嬈美艷的姿態(tài)背影下,散發(fā)的緊張味道中滲透著的巨大壓力讓人無所適從;也不同杭州一樣在籠罩著廬月光華之美下,煙暈鶯鳶草裊露涼。浪漫的詩人嘆橋邊紅藥,吟夜黑茶涼,一曲憂傷從烏蓬傳來的唯美畫面著實讓人著迷。而這彌漫著霧氣的天堂之都在我這個北方人看來,卻難免有些略顯輕;更不像擁有“帝都”美名的北京,焦灼的柏油路,漫天遍地的霧霾,讓人都看不清來時的路。
從古城外游賞古墻,隱約看到里面復古的建筑,琉璃磚瓦,錯落有致;雕梁畫棟,紛呈各異。舊時的重疊阡陌,與現(xiàn)代都市風交相輝映,給人以美輪美奐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你感到踏實,卻不會使你迷醉。這就是西安獨有的魅力,它給人的感覺永遠是一種厚厚的現(xiàn)實感,是你在久經(jīng)沙場、歷經(jīng)苦難后涅磐重生,給予你的一種力量。是在你感到前路迷茫,手足無措心灰意冷時,讓你看到希望的亮光。它能包容一切,就像當年秦皇一統(tǒng)六國的雄心壯志,豪氣滿懷;就如太宗貞觀之年國庫充盈之象,邊外諸國朝圣天朝的驕傲自豪,威嚴聳天。時隔千年,古城墻依然如它當年一般風華正茂,屹立不倒。滿城的經(jīng)戈鐵馬、城御兵甲,穿過浩瀚歷史的滾滾煙塵。在現(xiàn)在看來就像一座豐碑,不是地標,不是風景,謹以銘刻,銘刻那些曾經(jīng)的英雄和偉人。
“滾滾紅塵帝王都,悠悠歲月百姓城”。西安的景點可謂是氣勢雄渾,美不勝收。作為世界最大軍事基地的秦兵馬俑,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開創(chuàng)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始建于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歸來后,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jīng)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shè)計并督造建成的大雁塔,如今已然成了西安市的代表式建筑。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fā)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區(qū),就是“華清池”。
西安有華清池。且不說當年蔣介石“督戰(zhàn)”時住的五間廳,單是驪山山腰上的一座小亭就足以見證中國的近百年歷史。自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fā)生后,它的名字歷經(jīng)“總統(tǒng)蒙難亭”、“捉蔣亭”、“兵諫亭“的變化,每一個名字都是一段歷史。游逛在這亭臺樓閣、九曲回廊、飛霞大殿之間,倘佯在這湖光山色,樓亭倒影、垂柳偉岸的美景之中,頓感心曠神怡,把兩天來工作的疲勞,頓時驅(qū)散的煙消云散。
大雁塔自古以來就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傳說它是唐玄奘西天取經(jīng)歸來,為收藏所帶來的木材、布料、舍利而建造的,塔身七層。在唐代,它還是一棟木質(zhì)建筑;到明代,一層厚厚的磚塊包裹了大雁塔;民國時期,人們?yōu)榱四茏尨笱闼訄怨蹋衷谒捉ㄔ炝怂,現(xiàn)在的大雁塔已是一位年近1400歲的高齡“老人”了,它見證了唐代至今中國的發(fā)展歷史。今天我見到的大雁塔,不僅看到它古老的塔身,在它的南北廣場還欣賞到了美妙的噴泉表演,將古代建筑的藝術(shù)美與現(xiàn)代的科技美融為一體,讓人嘆為觀止!
西安城墻現(xiàn)有城門十八座。十四座后來新開的城門,有的是在被戰(zhàn)火打開的城墻豁口上重建的,有的是在唐皇城城門遺址旁新劵的,有的是為了紀念偉大人物新劵的,也有的是純粹為了交通方便而新劵的。細數(shù)這些城門的名稱來歷,也可以從側(cè)面了解到中華民族的沉浮往事。西安古城墻歷經(jīng)風雨洗禮,拱衛(wèi)著曾經(jīng)的輝煌盛世,也承載著民族的記憶夢想,它像一位歷史老人一樣守護著這片土地。
面對秦兵馬俑那種無法控制的驚訝、沉迷、陶醉、感動是每位細心游客能夠領(lǐng)略到的,世界上再也不會有這么一個地方站著這么多士兵等待你這么久。還有剛下飛機時,映入眼簾的古城墻,她雄壯深厚、古樸凝重的氣勢所振撼,游走于城墻之間,會感覺到風吹過來的都是歷史。陜西是一座寶藏,它珍藏了遠古先民彌足珍貴的饋贈和十四個古代王朝興衰存亡的歷史,擁攬著各類絢麗多彩的文化遺存和無數(shù)精美絕倫的文物古跡。我們在這歷史的長河中穿梭,時刻感覺到自己好像已經(jīng)身臨其境,月光寶盒讓時光倒流,歷史遺留下太多的瑰寶,似乎每一條古舊小巷,每一塊城墻青磚,每一片深宅瓦當,都能讓人穿越時空。六王畢,四海一,當年阿房宮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華清池中華舞霓裳羽衣的楊貴妃;古絲綢之路上駝鈴響起,古老的國際都會熱鬧繁華。在這里,厚重的歷史感讓人平靜而舒緩。
在西安,有太多故事值得書寫,只恨筆墨太淺,容不下千年的厚重底蘊。我以我的淺薄在歷史的城墻上撫摸,細數(shù)幾塊青磚,帶著敬畏和小心。
西安,有許多名字。鎬京,大興,長安。而我最喜歡喚他長安。長安,長安,長治久安。每念及長安,我就仿佛看見秦軍披掛鎧甲,神情凝重,旌旗揮舞,一掃六合;看見一只小小春蠶從長安一戶農(nóng)家蠕動,一路向西,吐納錦繡河山;看見潼關(guān)外風沙漫天,羌管悠悠,聽見將士悲憤的吶喊與馬嘶;看見大慈恩寺里,唐玄奘挑燈席坐,譯經(jīng)習佛;看見李隆基脈脈的看著華清池里洗凝脂的楊玉環(huán),情意綿綿,飛花滿天;看見輝煌宮殿里歌舞升平,龍飛鳳舞,推杯換盞……
我在這初冬的日子撫摸城墻冰涼的壘石,聽他講訴一個個久遠的故事,一份份沉重的歲月。我看見他干澀的皮膚下青色血管里流淌著的詩詞戲曲,我聞到他骨髓里散發(fā)出的淡淡紫檀香,我聽見他低低的唱著秦腔,盡管他已蒼老得張不開曾經(jīng)蒼勁雄渾的雙臂來擁抱我,盡管他已唱不出秦腔的慷慨激昂,蕩氣回腸。
撫摸著這厚重的秦磚漢瓦,我的靈魂忽然震了一下,一個激靈穿越到了公元前139的那一天。那一天,豪邁粗獷的大秦腔,響徹了長安——
將令一聲震山川,
人披衣甲馬上鞍。
大小兒郎齊吶喊,
催動人馬到陣前。
頭戴紫金冠,身穿玉連環(huán)。
胸前獅子扣,腰中挎龍泉。
彎弓似月牙,狼牙囊中穿。
催開青鬃馬,豪杰敢當先。
啊嗨—— 哎——啊嗨——吼!
公元前139年的那一天,莽莽秦嶺,獵獵滾動。
就從公元前139年的一天,絲綢之路從長安鋪開在了我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