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7/2/16 11:15:05
父母又去買了一堆保健品/父母生病了不肯去醫(yī)院/讓父母去體檢他們就是不肯去/總是相信別人也不相信我,怎么破?
相信不只有我一個人有上面的煩惱,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我覺得應該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寶”,總覺得照顧老人其實并不比照顧小孩省心多少。
為什么很多老人寧愿相信不相干的路人也不愿聽家人的話呢?
香港教育學院李田園、香港中文大學馮海嵐通過38個國家的資料調(diào)查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與信任感具有顯著的正向相關性。也就是說,人的年齡越大,越容易相信別人。而且,對于鄰居、陌生人等不相關的路人的的信任感明顯超過親近的對象。
對于這種現(xiàn)象,社會情緒選擇理論是這樣解釋的:人到晚年,就會切實面對身體機能衰退和即將到來的死亡的威脅,為了化解這種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孤單、恐懼,老人會把和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連結(jié)作為生活的目標,而信任他人則是建立親密關系的前提。
并且,老年人似乎傾向于忽略負面線索,而多以正向(但可能不盡正確)角度去體驗周遭的人和事物。
通常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人一看就是騙子,但在很多老年人嚴重卻會自動加入美顏,把那些不可信的表現(xiàn)給過濾掉,反而變成佛光閃耀、普度眾生的高人。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勞拉·卡斯滕森(Laura Carstensen)將之稱為正向偏誤(positivity bias)。
相反,對于身邊的親人,大部分老人都還停留在“你是我?guī)Т蟮乃枷胫小,還是認為我們只是個孩子,你一個孩子懂什么呢?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通常都是越來越固執(zhí)的,這也就使我們要去說服一個老人往往會變得比較困難。
其實,人大多數(shù)都是越老越怕死,因此,他們并不是不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老人因為買保健品而上當受騙。
所以你明白了,為什么老人會有開頭說的那些讓人頭痛的行為。
解決了為什么,我們再來看看怎么辦。
首先,老人有時候不靠譜,但我們不能不靠譜。老人不看咱們維普健康的公眾號,我們得看吧?只有我們自己擁有了正確的疾病健康觀念和常識,我們才知道如何做才最有利于老人的健康。
其次,一定要注意加強我們與老人之間的情感連接。老人其實都是非常想念在外打拼的孩子的,只是可能怕影響到孩子的工作,往往選擇不說。那么,我們真的有那么忙嗎?其實并沒有,所以,請;丶铱纯窗伞
跟老人多聊聊天,可以跟他們聊聊自己、聊聊孩子,再從平等的角度跟他們潛移默化地聊聊健康科普,最后說“老爸/老媽你一定要注意身體啊,以后孩子還等著跟你學寫作文/畫畫/打球呢,下個禮拜我?guī)闳ンw檢吧”。你覺得這樣做,會不會比整天不見面、一回去或打電話就命令:“快點去體檢,你怎么就講不聽呢blablabla……”更加容易接受呢?
如果家人、朋友能夠滿足老人情感和安全感的需求,那他們也不會那么容易信任和依賴陌生人的忽悠。
第三,讓老人參與到我們生活中。生活中很多事情無論大小多問問他們的意見(即便假裝也好),經(jīng)常這樣做,可以使老人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非常重要,因為有助于保持大腦健康,降低對死亡的焦慮,提高自主判斷的意愿和能力。
最后,還有一些技術層面的東西。在老人的心里,我們總是長不大,那么不妨在勸老人的時候選擇這樣說:“這可不是我說的,是那個很有出息的xxx說的,人家是醫(yī)生,肯定很懂啊”,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比隔壁老王要靠譜呢……?
總之,關愛老人,需要我們更加有愛心和耐心地與他們同行。
維普體檢預約Tel:150-6482-3981